羊城晚報訊 記者何裕華、實習生張琬晶攝影報道:如何結束零散而割裂的“民間活動”局面,是本土“文化保育”一直探思的問題。近日,省文史館民間藝術院在越秀區文化館舉辦《城市·記憶——嶺南歷史文化街區文化保育展》,展出省內主要民間團體近期的保育成果,太平洋房屋並於2月23日邀請開平碉樓與村落項目成功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主要推動人——香港大學建築學博士譚金花作專題講座,讓此前仍各自“打游擊戰”的廣東保育團體,首次在一個官方搭建的平臺上交流。
  A
  官方牽線記憶體的聚首
  23日下午,肆點金潮州古建築文化興趣小組、汕頭山水社、新會本土文化、湛江往事書吧等活躍省內的民間保育團體均齊聚越秀區文化館二樓展廳,首次seo與廣州本地團體廣府營造學社、省城風物、嶺南建築學社、廣州民間文物保護協會、嶺南文化公益團等會面、交流和分享。
  廣州園林設計師,省城風物、河南地及廣府營造學社的成員呂兆球為展覽點贊道,“作為半官方的文化策劃,對於凝聚本地社團並宣傳本地文化,是個很好的開始。嶺南各地的民間團體一起花店舉辦這個展覽能夠使人們從多角度思考歷史建築的保育問題。社團多了,關註的角度及內容就豐富了,對推動宣傳及保護著實是好。”
  B
  後咖啡機生的文化思考
  然而,有廣州保育人士梁小姐認為,參展的成果並不能代表保育現狀,“很多團體仍處於單一的基礎資料搜集中,例如,常見的組織一群人到歷史街區拍拍照片,與當地居民做做口述歷史等等,然而,搜集回來的資料該怎麼整合運用,還不太清晰。”她說,“而且,保育團體成員多是年輕人,在校大學生尤為積極,但過一段時間後就很難堅持下去。”
  梁小姐的話不無道理,近年來,廣州冒出不少以80後90後為主力的保育組織,然而,卻一直在摸索生存之道。典型如成立於2010年3月、因關註恩寧路拆遷過程而名噪一時的“恩寧路學術關註組”在2013年8月宣告解散,其自述原因是“隨著團隊越來越大,協調造成的‘內耗’越來越突出。其依賴於‘自主’與‘自願’的做事模式,無法要求自由的組員去承擔維持一個‘組織’存活所必需的義務”,同時,“能力與經驗有限,以及各種現實所迫”也終至其偏離了組織初衷。
  在保育團體發育不全的同時,廣州歷史建築保育又存在著諸多問題。呂兆球舉例道,雖然有相關法規規定,但整個保育工作還缺乏指引和資金支持,加上2010年亞運會整飾期間對歷史街區整個風貌的破壞,以及這幾十年連續不斷的拆除行動,廣州城鄉整體歷史建築的保護都不大樂觀。“廣州頭頂‘歷史文化名城’的頭銜,卻屢以‘三舊’之名大拆,看著就心痛。”他說。
  對此,譚金花認為,年輕人熱心文化保育工作首先應得到肯定,“不論他們工作後是否還能堅持在團隊中做志願者,但保育的種子會種在他們心裡,將來無論在什麼崗位,仍會關心文化。所以這些民間團體散不散都是好事。”譚金花也強調,政府、企業等社會資源應共同扶持保育團體。
  何裕華、張琬晶  (原標題:各路NGO群聊文化保育之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m74tmvu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